中医网 收藏记住
推广中医药文化 助力中医药发展
首页 法规 观察 名医
品牌 文化 科教 好物

孙思邈的“十二少”养生法

 中医网·医蒙·2023-03-15  9450关注

  • 《明堂图》,为绘有人体经脉、经穴的针灸挂图。右图“脏腑明堂图”,描述了五脏、六腑、九窍、百骸的分布和联系;左图“正人明堂图”,为人体正面经络走向及穴位分布。原图为“民国四年民国四年十月下浣三槐堂王献廷绘图并书”,丁酉年孟冬西安太和医室修复重印。(采购电话:029~84234562)

 

  唐代名医孙思邈活到了101岁高龄。他曾提出“十二少”作为养生长寿之道。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这“十二少”虽有明显的不妥处和局限性。但其意主要是叫人豁达舒畅,有节制有规律的生活。孙思邈对老年保健颇有研究,他还提出,老年人要注意“常避大水、大雨、大寒、大暑、大露”。

  孙思邈经历了西魏文帝、废帝、恭帝、北周闵帝、明帝、武帝、宣帝、静帝、隋帝、炀帝、恭帝、唐高祖、太宗、高宗14个皇帝的统治时期,活了141岁,逝世后葬孙原村“先茔”祖坟。临终前,他“遗令薄葬,不藏冥器,祭祀无牲宰”。因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明,以医济人,不为名利,人民群众尊为“药王”,给他树碑立庙,他隐居过的耀县五台山也就逐渐称为药王山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将药王山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思邈(公元541---682)新旧《唐书》载他是京兆华原人,即今铜川市耀州区人。他的村子是耀州区孙原乡政府所在地的孙原村,那里现在还有立着碑记的父母坟茔和祠堂。  孙思邈聪明好学,知识渊博。七岁开始上学时,虽体弱多病,家道贫寒,而读书却很刻苦用功,日诵千余言。西魏河南洛州总管独孤信有权势的大臣,称赞他是“神童”、“大器”。他青年时即研究老子(老)、庄子(庄周)等百家学说,并对医学产生了极大的。成年后,因对当时社会不满,隐居终南山,太白山一带。除把大好河山作为他研究医药药圃外,还经常在乡亲邻友间看病行医,为其后来在医学上有很高造诣,奠定了良好基础。他在长安期间,虚心向太医令谢季卿及甄权等名医学习,精心钻研唐以前的医药经验,终于在花甲之年写成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医药宝书。内容极其丰富,不仅对脉学、针灸、食治、伤寒、杂病、小儿病、妇人病、营养不良等病症详加论述,而且还收载了一些外来名方和民间单方。一千多年来,他和他的《千金方》一直受到国内外医药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敬仰和重视,起到了古为今用的作用。

  孙思邈不为求名,不为利惑,不为禄位所诱,先后三次拒绝北周皇帝、唐太宗、唐高宗等帝王的征诏封官,深入民间,普救苍生,为患者治病,有高度的责任感。他在《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对危急病人看病,“不得问其贵贱,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通一等,皆为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孙思邈医术上精益求精,他在《大医习业》中说“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輱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及张仲景等名医诸部经方。又经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经熟。”

 

 前:渐冻症中西医协同诊疗方案参考
 后:如何理解中医阴阳
 
 
最新发布
 
 
返回顶部
首页 - 简介 - 联系
电话:134-8810-4732(拨)
Copyright © 2024zhongyi123.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医网 - 推广中医药文化 助力中医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