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针灸治疗“现代病”汤药调理“亚健康”
西安中医馆遍地开花年轻人追捧国粹渐成潮流
▲姚大夫正在为一位年轻病人把脉
▲药店工作人员在抓药
疲乏无力、身体虚弱、时常感冒、记忆力下降、精力不足、睡眠紊乱、脱发严重、颈肩疼痛……当下,不少年轻人由于饮食不合理、缺乏运动、作息不规律等原因导致亚健康,健康养生需求空前旺盛。
从持续热销的养生茶、黑芝麻丸,到安神调养的中药和针灸拔罐,作为国粹之一的中医,多了许多年轻“粉丝”。如今,这股崇尚中医的潮流也在古城西安兴起。
亚健康人群庞大
中药需求日渐旺盛
“懂养生的人越来越多了,不少年轻人现在很注重日常保养。”临潼区某药店的工作人员李女士告诉记者,最近几年,她最大的感受是年轻人的健康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现在,亚健康人群特别多,尤其是年轻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小毛病。在调理身体方面,中药有西药不具备的独特优势。所以,购买调理类中药材的年轻人比以往多多了。”李女士表示,据她观察,来店消费人群中,年轻女性一般都爱买美容养颜、调经补气类的中药材,男性则更关注滋补类、肠胃类药材。“像现在这个时节,党参、当归、黄芪、枸杞、鹿茸、杜仲等冬补药材销量增加了不少。”李女士认为,在疾病诊断上,西医急诊优势明显,而中医则有自己的优势。“中医讲究全方位调理,把人体当成一个整体,重点在肝肾,一个是肾气、一个是中气,再加上脾胃之气。人的气血‘活’了,自然精气神也就有了。这恰好契合了当下亚健康人群的身体需求。”
今年36岁的张女士也着实感受到了中医的火热。张女士去年生了二胎后,有一段时间经常头晕失眠。于是,她开始关注中医,这才发现自己身边好多朋友竟然都是中医药的“粉丝”。“小区妈妈群里的家长们对西安各大名中医如数家珍,并都对中药的调理效果赞不绝口。”张女士感慨,有着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医,其医疗保健价值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记者连日来走访了西安多家中医馆后发现,如今不少中医馆都形成了多元化和特色化的营销模式。比如:专家坐诊、免费熬药、快递配送、定制膏方、开展冬病夏治及三伏贴三九贴等,这些已经成为中医馆的基础项目。还有的开设了特色专科,中医美容科、中医儿科、慢病调理科等深受市场欢迎的门类。
颈椎病、关节痛多发
年轻人成为针灸“常客”
在高新区某软件公司上班的王先生,自从患上颈椎病后,就对中医刮目相看。“半年前,我下班开车回家,突然感到左臂发麻无力。本以为是因为那段时间加班太多,周末休息一下就能缓解,没想到一周后情况竟然加重了。”王先生不得已去医院做了核磁共振,结果显示颈椎出了问题。“同事推荐我去中医针灸试试。”王先生说,经过一个多月的中医治疗,他的症状明显缓解。
现代人由于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一天有十几个小时坐着学习或工作,久坐不运动,脊柱肌肉、韧带、骨骼得不到充分的放松和锻炼,慢慢就出现损伤。颈椎痛、肩膀痛、后背痛、腰痛、腿痛等问题变得越来越常见,很多人年纪轻轻就患上了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黄雁村某国医馆坐诊的姚大夫从事中医骨伤临床治疗有三十余年,尤其擅长运动创伤、痛风、颈椎病、腰椎病、骨关节病等病症的治疗。“针灸由‘针法’与‘灸法’组成,是中医的传统瑰宝之一。”据姚大夫介绍,具有悠久历史的针灸在治疗颈椎病、腰椎病等“现代病”方面具有显著特色。
姚大夫告诉记者,从临床经验可以发现,大量颈肩腰腿痛患者已经不像以前大都是年龄偏高者或者重体力劳动者,而是慢慢趋于年轻化,很多是初高中生、大学生、办公室工作人员和爱玩手机打游戏的中青年。“我曾经治疗过一名14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20次的针灸治疗,患者情况明显好转。”
除了颈椎和腰椎的问题外,很多年轻女孩冬天穿得比较少,关节疼痛也成为年轻人的常见病。记者在黄雁村这家国医馆的针灸治疗室内看到,姚大夫正在给一名年轻姑娘膝关节扎针。接受治疗的沈小姐告诉记者,她不论冬夏都爱穿裙装,最近发现双腿关节经常疼痛,于是开始尝试中医针灸。“效果很明显,我今天是第五次进行治疗,双腿轻松多了。”沈小姐高兴地说道。
“从常见的颈椎病、偏头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软组织损伤、面瘫,到老年重症带状疱疹、顽固性失眠等疾病,针灸的疗效都非常明显。”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名康复科医生也非常认可中医针灸在治疗现代常见病中的功效。
不少85后越来越青睐中医
近半数就医患者年龄在35岁以下
姚大夫告诉记者,他行医三十余载,人们对中医的接受度、认可度、青睐度逐渐在变化。“过去,多是上了年纪的人来看病。现在看中医的年轻人多了。”姚大夫说,比如有的女性气血不足、痛经严重、经常性湿疹、抵抗力差、脸上长黄褐斑,她们就会找中医看。还有痛风、“三高”及睡眠质量不高的男士,也都通过针灸加汤药的调理得到了改善。
年轻人看中医的比例有多大?姚大夫统计了近一年的就诊数据后告诉记者:“我去年一年接诊的患者总共有5574人,其中35岁以下的患者达到了1706人,占比超过30%。”记者随后又让姚大夫统计了本月的就诊患者年龄分布情况,不到两周时间,在姚大夫这里就诊的患者有66人,其中30人年龄均在35岁以下,近半数都是85后,比例远超去年。
“很多初诊的年轻患者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纷纷向我赞叹中医疗效的神奇,感慨国粹的博大精深。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尝试,可以说年轻人中已经形成了一股崇尚中医的潮流。”姚大夫高兴地对记者表示,能在年轻人中发扬推广中医,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28岁的高小姐告诉记者,她一到冬季就会咳嗽,这次是带着医院的检查化验单来看中医的。“我已经来过四五次,晚上已经不太咳了,睡眠质量大大改善。”对于如何选择中医馆,高小姐认为首先要有经验丰富的中医坐诊,另外还要看中医馆的特色和便利性,“比如免费熬药、能快递、方便停车等。”她说。
陕西省将实施七项中医药发展重大工程
西安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可期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等四方面的重点任务,让中医药进一步融入大众生活。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有中医类医疗机构6.6万个,比2012年增长67.4%,中医类年总诊疗量达11.6亿人次、出院人数达3950多万。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也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从各省公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参与率、有效率看出:陕西省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治疗率高达93.1%。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国家有要求、陕西有基础、群众有期盼。今年10月底,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我省将实施七项中医药发展重大工程,加快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
这七项重大工程包括:实施中医药人才特色培养工程,探索建设一批疫病防治类、中药炮制类和鉴定类高水平学科,强化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知识培训,加大中药材种植养殖技术骨干、技能工匠培养力度,“十四五”期间依托现有资源和资金渠道培育1—2名国医大师、2—3名全国名中医、1—2名岐黄学者,培养100名左右中医药优秀人才。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各级医疗机构组建紧密型医联体、专科专病联盟、重点中医医院、“旗舰中医馆”等。实施中医药优质服务工程,探索建设国医大师、各级名中医、岐黄学者等入驻的名医堂执业平台,鼓励支持有经验的社会力量兴办特色突出的品牌连锁名医堂。实施中医药产学研医政联合攻关工程,建立健全一体化协同创新体系,突破科研关键技术,孵化转化高水平科研成果,研发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设备。实施中药材质量提升工程,加快制定“秦药”标准体系,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加快建设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信息平台、现代化专业市场和仓储物流中心。实施中医药开放发展工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友好中医医院、中医药产业园等,大力发展跨境中医药服务。实施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创建工程,支持有积极性的市(区)在体制机制创新、产业规模化融合发展等方向进行改革探索,创建综合改革试验区、示范区。
2018年2月,雁塔区发放了全省首个中医诊所备案证。自那之后,西安中医馆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随着全社会积极营造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群众对中医药认可度不断提高。可以预见,西安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将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文/图 丁倩瑾) |